2010-09-28 | 作者: | 来源: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
第十届全国矿床会议9月20日在长春市召开。此届会议主题是:立足国内,深挖潜力,破解难题,大幅提升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会议设置了区域矿产与成矿规律、矿田构造与成矿、铁矿床成矿过程及勘查技术方法、遥感勘查理论与技术、危机矿山和深部找矿理论与方法等22个专题。
雪缘园比分直播院士陈毓川、裴荣富、赵文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翟裕生,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公室总工程师叶天竺等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所长王瑞江主持了开幕式。
陈毓川院士在发言中对在我国找矿充满了信心。他说我国除少数矿产如金刚石、铬铁矿、铂属矿产等资源潜力不明朗外,绝大部分矿产都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因此找矿突破具备物质前提。要收集、开发、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用新的知识去分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向前走。
裴荣富院士在主题发言时说,由于矿藏资源的特殊性质,矿产资源很难被发现,要想找大矿就必须要先了解成矿的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是各种成矿因素的最佳耦合,但这种最佳耦合出现的机率很小,必须通过大量地质观察、科学实验和深化认知,掌握其最佳耦合的机制,合理地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多快好省地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才能保证矿产资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讲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时,裴院士向与会者介绍了他在3R理论基础上总结出的5R循环经济理论,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再发现,复垦。针对具体矿山的资源现状,建立攻关项目,为矿业的持续生产奠定科学研究基础。
赵文津院士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外贸的扩大,我国的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家发展的瓶颈,扩大国家急需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已提到国人面前。扩大原矿石寻找与开采是一个途径,节约使用,创新替代,循环利用是另一个增加资源保障的有效途径。
据介绍,自2008年以来,我国在东部深部和西部浅表的地质找矿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时,在成矿新理论研究和找矿新技术方法应用探索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届会议旨在探讨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快速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促进学术交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共享。
全国矿床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等20余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每两年一届。此届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吉林大学共同承办。来自国内140家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