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04日19:41 来源:
深入基层一线,现场考察指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面对面座谈交流,破解“三农”难题,为农民发家致富支招。10多天来,从湖南到安徽,从江苏到广东,一场声势浩大的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由中组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雪缘园比分直播和中国银监会等八部委组织的院士专家团一行,在深入基层“传经送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的同时,不仅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眼光,也传递着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信心和决心。
“在危机过后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
“当前国内生物技术有哪些新成果?将对农业生产产生什么影响?”4月18日,湖南省长沙县,5位农业专家就“三农”问题与当地干部开展座谈。院士专家们刚刚坐定,干部们心中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便一个接一个地抛了出来。
面对提问,中科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教授微笑着说:“先不忙回答,我先问一个问题:大家觉得影响‘三农’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影响‘三农’的因素很多,我觉得首先是科技支撑的问题,在农村,科技支撑很薄弱。”长沙县副县长常利民回答。
“在城市‘洼地’效应的影响下,农村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都缺乏吸引力。”长沙县委副书记曾超群说。
在干部们纷纷表达意见之后,谢联辉说,影响“三农”发展的问题很多,可能谈上三天都谈不完,要解决“三农”问题,途径有两条,一是加大投入,舍得投入,二是以科技创新来带动……
这是2009年院士专家服务咨询团活动的一个侧影。在湖南、江苏、安徽、广东,这样热烈讨论的场景并不鲜见。
历史经验表明,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是率先走出经济危机,并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的重要途径。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是中组部等八部委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的一项重要举措。120多位院士、专家将在1个月的时间里分两路,前往苏、粤、浙和湘、皖、豫6省进行科技服务。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在危机过后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启动之日,对各位专家寄予了厚望——开展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要服务需求、注重实效,为克服当前经济发展困难提供科技服务,为推动国家和地区科技进步提供服务。
10多天来,院士专家们没有辜负中央领导同志的期望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他们以自己的真知灼见赢得广泛称赞,受到各地的普遍欢迎。据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过利平介绍,仅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的江苏行中,16位院士、11位国内知名专家就走访了35家企业,开展了61场与企业对接洽谈会,参与企业451家,参加活动人数达5898人次。院士专家与江苏企业达成各类合作协议232项,其中共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协议10项。
“专家的一句话捅破了窗户纸,让企业少走多少弯路啊”
怎样才能既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又能摆脱对这一优势的依赖?城市升级过程中如何提升其商务、教育、人文等功能?……在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来到这里之后,广东省东莞市副市长江凌困惑已久的问题得到了答案。
连日来,像江凌这样在专家面前抛出困惑、满意而归的例子不一而足。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顺应了基层的需求,受到广泛欢迎,企业的反响尤为强烈。
扬州亚联照明董事长徐加同一直通过各种门路想结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所所长吴曼青研究员,没想到这次在家门口遇上了。他提出了困扰LED行业的散热和驱动力问题,这引发了吴曼青的“奇思妙想”——每个路灯都有电源,热量高度集中,能不能给一条线装上“总开关”?
一句话打开了思路,产生了点对面式的辐射效应。徐加同激动得一拍大腿,“专家的一句话捅破了窗户纸,让企业少走多少弯路啊。”
这些“一句话让一个企业找到发展方向”“几分钟解决一个多年未解的技术难题”的生动事例,让参与活动的企业真切感受了人才和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感慨地说:“专家们送智力到宿迁,比给项目、给资金还重要”。
记者在湖南株洲、江苏无锡、安徽合肥、广东东莞等地的对接洽谈现场,多次看到企业争抢院士专家的火爆场面。许多企业没有得到邀请而自发前来,有的企业为求得与院士个别洽谈的机会,排号等待1个多小时。面对顶级的技术精英、学术泰斗,企业的震撼和收获是不言而喻的。
院士专家们在咨询服务活动中带来的不只是技术,他们在和企业交流中还捎来了更多的期盼、更坚定的信心……
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林存德说,中组部等八部委组织的这次活动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通过高层对话会与领导交流研讨,通过专题报告会分析经济形势,通过考察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对接洽谈建立合作关系,发挥了院士专家的决策咨询指导作用,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难题,促进了产学研有机结合,增强了干部群众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科学发展的信心。
不断在基层行走,也让院士专家们从中收获颇丰。“基层才是我们最生动的课堂,那些充满渴望的眼神,就像绳子一样会拉着我们不断走出大院,走向一线。”徐希平教授等专家表示,与基层零距离对接,收获最大的其实是他们。
李幼平院士不止一次地对企业代表这样感慨:“大家都叫我老师,其实你们也是我的老师。你们的提问,催我思考,你们的介绍,让我了解了新知识。说真的,我很喜欢这样生动的课堂。”
“要让国家级‘智脑’这一稀缺智力资源在基层一线发挥最大化效益”
一次活动,多方收获。但如何畅通对接交流机制,让国家级“智脑”这一稀缺智力资源在基层一线发挥最大效益,惠及更多行业、更多企业,成为这次院士专家咨询服务活动中衍生出的新鲜话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院士专家所到之处,都受到高度重视。各地主要领导不仅会见了咨询服务团全体同志,举行了高层对话会,还认真听取院士专家的咨询意见。这些咨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总有分、点面结合,整个活动安排紧凑,井然有序。
科研成果斐然的院士作为稀缺智力资源,“专家门诊”的“挂号名额”有限,而面广量大的高科技企业无法一一纳入院士的“踩点序列”。各地积极化解“供小于求”的矛盾,让“院士思维”成为产业集群创新的“领航员”。例如,扬州利用半个多月时间,对7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的科技型企业摸排技术需求,探讨LED新光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共性问题,让更多企业融会贯通。6位专家院士根据研究领域不同,分在三个分会场,与70多家企业进行专题洽谈。
此次活动不仅给企业和地方带来了“急智”,也使众多院士专家感触良多。先后与南通、盐城政府签订合作项目的国家“973”计划风能项目首席科学家顾为东教授感慨说:“基层企业急需高端技术支持,而院士专家的科研成果也需要落地才能转化,如果这两种需求真正无缝对接,我们的手会握得更紧些!”
建立高端智囊团,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活动只是个开始。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建立专家与地方发展对接的长效机制。江苏省邀请院士专家成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智囊,定期与省委、省政府领导开展战略研讨;安徽省建立企业联系院士专家的服务平台,定期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邀请院士专家开展咨询服务活动,让权威声音为本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导航……
各位院士专家表示,在咨询服务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基层、企业、经济建设主战场对科技的强烈需求和热切期盼--
“希望今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以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要打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墙,更多地与地方、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促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院士专家们在千里奔走中,一路播下智慧的种子……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