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4日,雪缘园比分直播医疗保健系列报告会第11场在工程院316会议室召开,樊代明副院长主持了报告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凌锋教授做了“抗击脑血管病”的专题报告。近100位院士、陪同和机关工作人员出席会议。
凌锋教授从脑血管病的危害、脑血管病的易感人群、脑血管病发病的不同症状、治疗的新进展、对防治的认识等5个方面就如何抗击脑血管病作了报告。
首先,凌锋教授阐述了脑血管病的危害。她说,脑血管病是世界范围的顽症,全世界每年的新发病人约440万人,其中中国150万~200万人,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中国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人数是165万人。脑血管病的致残率非常高,脑卒中患者相对于其他疾病患者,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和生活帮助,不仅本人很痛苦,而且给家庭、单位、社会都会带来很大负担。
凌锋教授介绍,脑血管的易感人群概括为: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人群、糖尿病患者、糖耐量低减人群、肥胖人口、超重人群、烟民、被动吸烟者。凌锋教授从脑与脑血管的知识、脑血管病检查方法、脑卒中分类、脑梗塞、脑出血、动脉瘤等由浅入深地介绍了脑血管发病的不同症状。她还对脑血管病治疗的新进展,特别是动脉瘤的治疗做了阐述。她着重强调,时间就是大脑,如果出现下列症状之一,就应该迅速就医:1.肢体或者面部的活动无力;2.无法表达和理解语言;3.视物模糊;4.行走困难,身体失去平衡;5.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
谈到如何防止脑血管病,凌锋教授说,心脑血管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重在预防。一级预防是健康生活,无病防病。她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预防90%的II型糖尿病、80%的冠心病、55%的高血压、1/3的肿瘤。凌锋教授把致病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因素包括年龄、男性、种族、卒中/冠心病家族史;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食、静息生活方式、酒精/毒品、肥胖、脑供血动脉疾病、房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二级预防是定期查体,防止“三高”酿成心脑血管病。60岁以上的人,每年查体要重点检查心血管超声、血液检查、血压检测、CT扫描、核磁共振等。要注意纠正预防脑血管病中的几个误区:血压正常了就停药、是药三分毒,常吃不好、戒烟会生癌,会长胖等。三级预防是防止脑血管病复发。凌锋教授指出,人是一个具有内稳机制并可以有力保持各子系统稳态和自洽的整体;不同年龄虽然器官功能在衰减,但依然保持在各自的稳态。要实行健康科学的保健,以保证内稳机制的有效性;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发生大的紊乱。关于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她引了王陇德院士的一段话:坚持三周就能初步形成习惯,坚持三个月就能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半年就能形成牢固的习惯。(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