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巧玲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2 23:29:45
[科学时报 张巧玲报道]“微波摄像是有广泛应用的,值得我们去开创。说到开创,我的思想不禁回到四十二年前!当时我们几个人认为火箭是值得发展的 ,但在当时火箭发动机技术和火箭技术还不成其为一门科学技术,从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也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但未综合成一门学问。这种情况和微波摄像的当前情况很相似。但四十二年后,火箭技术不是创立起来了吗?不是成了伟大的事业了吗?”
这是1979年3月14日钱学森给姜景山的一封回信中的一段话。
在雪缘园比分直播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研究员姜景山的办公室里,《科学时报》记者见到了这封珍贵的书信。这封信对中国的遥感事业的发展可谓意义深远。
“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国的空间探测和对地探测事业,钱老都是最早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姜景山说。
遥感是未来航天的主要任务
上世纪60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科技领域——“遥感”,当时被称作Remote Sensing。美国的气象卫星Tiros、Nimbus上就搭载了遥感仪器。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Remote Sensing’应该怎么翻译,当时已有Telemetry被译为‘遥测’,为避免与之冲突,我将‘Remote Sensing’译为‘远测’,但钱老深思后认为翻译成‘遥感’更为确切。”姜景山回忆说。
当时以钱学森、王大珩为代表的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立即意识到这是一门新兴的、前沿性的、战略性的科技领域。他们从自己的专业及国家需求和航天技术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向中央写信,力主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事实上,早在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就开始思考要在我国发展科学卫星。继东方红一号之后,我国就陆续发射了实践一号、实践二号等科学卫星,然而,这些卫星主要是进行空间环境、空间科学的研究,它们依然做不到对地观测。
“我国以前没有在卫星上进行对地观测。”姜景山说。
钱学森说,卫星上天做什么?卫星发射首先应该解决地球的问题,所以要发展空间探测技术,然后才进一步往上发展。要发展空间探测技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展遥感技术。
钱学森认为,遥感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科学,卫星上天后,遥感技术将成为对地观测的主要探测手段,也是未来航天的主要任务。而且它能把其他领域带动起来,应当像在20世纪50年代抓电子技术那样作为迫切的领域来抓。
但钱学森同时提出,发展遥感要有一个很好的规划。钱学森说:“没有遥感技术怎能发展资源卫星?还是花几年时间,如到1980年突破遥感技术,然后再考虑资源卫星等问题。气象卫星、海洋卫星、地震探测及军用侦察等都需要发展遥感技术。”他甚至详细论证了规划应包括的内容等。
姜景山介绍:“由于没有遥感技术,无法实现对地观测,以前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十分局限和浅显,是站在庐山看庐山,从而不识庐山真面目。”
从1971年开始,以钱学森、王大珩为首的科学家开始积极倡导在我国发展遥感技术。1975年,国防科委决定召开全国遥感规划筹备会议,由钱学森亲自领导,以王大珩为顾问,组成规划小组。会议于1975年在北京通县召开,又称“通县会议”。会议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制定了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规划草案。
“这是我国遥感事业的开始。”姜景山说。
“他用亲身经历鼓励我”
1975年的通县会议包括微波、可见光、红外、探测总体几个大的部分的内容。其中,姜景山主要代表当时的第七机械工业部(现已分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参加此次会议,并负责起草微波遥感的规划。
3个月的会议让姜景山对微波遥感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认为,微波摄像是唯一能实现全天候实时的环境检测技术,应当着重发展。
不幸的是,通县会议很快被定为科技界的“右倾翻案”的一个典型,王大珩也因此受到批判,规划一时受到了冲击。
“我们所有的工作只能转入‘地下’。”姜景山说,相关单位仍在暗地里推动《规划草案》。
1976年,姜景山大胆给钱学森写了一封信,向钱学森提出重视抓“微波遥感”的建议。姜景山在信中还将自己的一篇关于微波遥感技术的论述——《微波辐射计》寄给钱学森。
很快,姜景山就收到了钱学森的回信。1976年8月4日,钱学森在信中说:“用什么名称?能不能用‘摄像’,我们可以系统化,如γ摄像、X摄像、紫外光摄像、可见光摄像、红外光摄像、微波摄像。甚至可以扩展到超声波摄像。一种摄像技术之中,根据检录和显示方法的不同,也可以分成几支……”
“我真没想到钱老会对我这样一名普通科技人员的建议如此重视。”姜景山说。信中,钱学森还希望姜景山能把他的文章全部写出来备用。
1977年1月,姜景山依照钱学森的意见写了《关于重视抓“微波摄像”的建议》一文寄给了钱学森。
1979年2月18日,钱学森致信姜景山,希望他能将《微波辐射计和微波遥感技术》和《微波摄像》合成一篇文章,详细阐明微波摄像技术的意义、实现的途径、现有的工作基础和进一步开展工作的建议。钱学森甚至给姜景山拟好了提纲。他在信中说:“我希望你能认真对待,写好这篇微波摄像技术的文章,作为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1979年3月14日,钱学森再次致信姜景山,指出:“微波摄像是有广泛应用的,值得我们去开创。”他甚至感慨:“说到开创,我的思想不禁回到四十二年前!当时我们几个人认为火箭是值得发展的,但在当时火箭发动机技术和火箭技术还不成其为一门科学技术,从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也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但未综合成一门学问。这种情况和微波摄像的当前情况很相似。但四十二年后,火箭技术不是创立起来了吗?不是成了伟大的事业了吗?”
钱学森回忆说:“我们当时的做法是收集资料编写专门书,后来在1946年就用这个材料教了研究生班。经过增订,1946年内还印发了,其内容到现在也还站得住。”因此,他建议姜景山“下功夫把《微波摄像》扩充成为一本专著,收集有关资料,加上自己的设想,组成一部比较全面的工作参考书”。
“钱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我,我真的很感动。”姜景山说。
在钱学森的建议下,1981年,姜景山前往美国堪萨斯大学学习,师从RK Moore教授。1983年,他学成回国,前去看望钱学森。钱学森对姜景山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我能继续完成微波摄像的工作,并尽快推动应用”。
1985年,姜景山将遥感仪器正式安装在飞机上,成功实现对洞庭湖洪水的实时监测。从1986年起,他还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遥感监测自然灾害技术系统,提出并建立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测的遥感信息“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成为我国突发性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并在我国率先进行航天微波遥感技术发展工作。1991年,姜景山出任我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技术论证组副组长,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兼“神舟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主任设计师,将多模态机制首次采用到“神舟四号”飞船上,实现了笔形波束散射计海洋风场测量新机理。该系统2002年12月发射成功,在轨期间系统工作正常,获取了大量有效数据,实现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大大推动了我国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展。
“现在,我们已全部掌握微波遥感的四个模态。”姜景山介绍,包括高度模态,用于测量海面高度;辐射模态,用于测量海洋的海面温度等;散射模态,用于测量海洋风场;成像雷达。微波遥感已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从理论到工程到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大大推动了我国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及其他形式的遥感卫星、载人航天应用及探月工程科学探测的发展。
“钱学森在整个我国航天工程系统及其应用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没有钱先生当年的战略眼光,我真不敢想象今天中国的遥感事业将会是什么局面。”姜景山感慨说。
《科学时报》 (2009-11-1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