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研究员戴浩院士投身信息化,弹指30年。他长期从事指挥自动化总体研究和网络工程建设,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用软件数据吹响冲锋号角,用银线电波构筑胜利传奇,演绎出当代军事科研工作者高技术与高境界完美交融的人生交响。
27岁到37岁,是科学家最富创造力的年龄。但这个阶段的戴浩,却经历了一番动荡而平淡的青春:1963年考入清华大学,期间遭遇文革10年,在一家电子工厂一干11年。直到迎来“科学的春天”,他才如愿以偿地步入清华园,成为一名研究生。
982年,37岁的戴浩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留校任教,他都有很多理想选择。戴浩想到了参军,当一名军事科研工作者。
初入军营,戴浩就被委以重任,在一项指挥自动化系统课题研究中担任副总设计师。这时候,没有互联网,书店里有价值的专业书籍凤毛麟角。但戴浩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遇非常珍惜:“文革10年,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十年’,我们错过了。时间不等你,对手更不等你,落后就要被淘汰!”
课题启动后那段漫长而又紧张的日子,面对巨大的压力和经费人才悬殊的极大反差,戴浩恨不得一天掰作两天用,不断弥补技术缺项,追赶工作进度,与“对手”比智慧、比速度、比意志,扫清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那段时间,他带领一群年轻人,几乎把家安在了实验室,昼夜连轴转。尽管实验和生活条件非常有限,但大家毫不在意,心里头装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的信息系统。
3年后,他们成功地建成了中国军队第一个联通总部、大军区、军兵种和主要军级单位的大型网络系统。
一次次的冲锋,一次次的跨越,在他的领衔下,中国军队第一个用于战备值班的计算机网络、第一个应急机动部队自动化系统、第一份战区指挥自动化系统立项论证报告……我军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建设的一个个“首次”相继诞生。戴浩为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抢”来了一次次宝贵的赶超机遇。
戴浩深知IT行业技术的短寿,多年来,他始终抱着强烈的危机感,把目光聚焦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无论工作再忙,都不放松对新技术的学习。他不仅带头参加所里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和科技讲座,还走上讲台讲授自己的所思所学。在上班的班车上,在出差的火车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戴院士手里捧着一本书,时而写写画画,时而凝神思考。
同时,戴浩更深知,追求技术的本质是为了研制管用、实用作战装备,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决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必须紧贴中国军队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走中国特色的军事科研之路。
1997年4月,戴浩担任全军某重点工程的总设计师。他面临的第一个难关,就是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当时军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是沿用已有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小;一种是使用新兴技术,风险系数大,与原来设备不兼容。一时间争执不下,难有定论。作为总设计师,戴浩通过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科学分析,权衡利弊,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不着眼长远大胆创新,现在看似立竿见影,最终必将贻误战机。他这一研究思路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研究方案获得总部批准。
经过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顽强拼搏,在戴浩的领衔攻关下,“全军某信息网络工程”终于如期完成。这项工程实现了中国军队指挥网的升级换代,完成了从专用网络体制向开放网络体制的转型与跨越,成为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里程碑成果。中国军队的网络平台建设不仅没有走弯路,还经过数十次重大军事演练的检验,产生出巨大的军事效益。
在某型网络建设时,有人提出完全采用成熟的商用软件,戴浩说:“商用软件必须改造,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否则未来战争中就可能受制于人。”他和同事们殚精竭虑,成功地架构了中国军队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整体布局,并在世界计算机网络领域率先提出“安全管理中心”的新概念,把以往零散的安全管理措施整合成一个安全防护体系,建立了具有中国军队特色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