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院士八上雪域高原——记雪缘园比分直播院士、空军航空医学专家俞梦孙
一双布鞋,一身平展的军装,两个深深的酒窝。雪缘园比分直播院士、空军某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俞梦孙简单朴素,言语不多,步伐矫健。正是他,不显山不露水,却为推进人民空军形成新质战斗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平时不畏艰险,战时少担风险!”这天,与俞梦孙面对面的一番畅谈,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年近八旬的老科学家的“打赢意识”。
年近八旬八上高原
老高原、老上高原、老了上高原,这“三老”对人的健康伤害最大。
“您年近八旬了为啥还八上高原?”“要让共和国战鹰在雪域高原奋勇翱翔,不亲身搞试验我心里不踏实!”俞梦孙院士一脸的坦诚。
2011年,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决定组成科研试验队奔赴高原攻坚克难,俞梦孙获悉后第一个请缨。
研究所所长罗永昌、政委谢光林闻讯后,考虑俞梦孙年龄和身体原因没有同意,而这名年近8旬老院士坚定执着地再三请战:“试验队正式名单上可以没有我,就让我当一个‘编外队员’吧!”
这年11月16日,俞梦孙如愿和科研试验队一起奔赴雪域高原,开展全军首次成规模、成系统高原军事航空医学科研试验。
冬季是雪域高原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季节,为了预防感冒,队员们轻易不敢洗澡。即便如此,37名队员中,还是不断有人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有一天,俞梦孙也发起高烧,可科研仍在继续,试验仍在继续……
罗永昌得知情况后,火急火燎地敲开俞梦孙的房门,劝他下高原休息的话还没开口,俞梦孙却坚定自信地说:“这次发烧,就当是我用自己身体做一次高原反应试验吧……”
俞梦孙一边采取生理上的自我调节,一边战高原、斗风雪,指导科研团队在不同海拔高度展开各项试验:
海拔近3600米,探索出信息化航卫保障模式手段,设计出合理用氧和心理卫生保障方案;
海拔3700多米,制订高原膳食营养调控和抗荷体能训练等措施,有效提高飞行员基础体能、飞行耐力和抗荷能力;
海拔4200多米,探索人体生理心理耐限及飞行认知能力影响,为研究提出系统综合航卫保障措施打下坚实基础……
不断分析总结大量第一手科研数据,俞梦孙在攻关世界性高原航卫保障难题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老了老了,上高原!俞梦孙自己也未曾料到,自从2006年第1次登上高原后,就和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短短数年时间,竟然先后8上高原。
科研过程中时时创新
低空跳伞成功率,事关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那年,为解决“零高度弹射”难题,我国正式开始研制I型火箭弹射装置。受领任务后,俞梦孙与战友借来小板车,挑起扁担,带着科研器材来到试验基地。
一开始,由于使用普通的弹射过载测试方法,几十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正当试验队陷入焦虑时,俞梦孙提出利用电子模型研究脊柱对加速度增长率耐受标准问题,并和战友们一起研制出“人体脊柱力学电子模拟装置”。
这个不同于常规的想法,引起一位医学界长期搞生理研究的权威专家的质疑:“用电子模拟装置来研究人,是绝不可能的。”
为了说服这位专家,也为了找到模拟理论科学依据,俞梦孙决定在自己身上做小火箭试验。这非同小可!一旦弹射试验失败,轻则瘫痪、重则要命。战友纷纷劝俞梦孙放弃:“你还年轻,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我们可以再找其他解决办法。”俞梦孙坚持完成这次弹射:“涉及飞行员生命安全的事,不允许我们再等下去啦!”
试验那一天,阳光灿烂。调试完各种数据记录仪,俞梦孙自信地走到发射架旁,心平气和地穿戴好弹射装具。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他果断地拉下弹射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