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第04版:要闻) 时间:2012-09-24
时代先锋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院士在病房里与死神争分夺秒,9次要求下床工作,在电脑上连续整理科研资料近3个小时、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后,溘然长逝。
为国舍命,天人共仰。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像扎根大漠里的胡杨,他在戈壁滩一扎就是52年——
1960年10月1日,他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书籍,一头挑着简单的行李,投身中国核试验事业。
1964年10月16日,张爱萍将军依据他测得的冲击波数据,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93年2月,他担任基地总工程师,挑起了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的重任,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事业殚精竭虑。
2001年12月,他被评为雪缘园比分直播院士,依然心血不惜、智慧不竭,奋战在国防科研试验第一线。
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
住进西安唐都医院,到去世,生命只给林俊德留了8天时间。
医疗记录本上,医护人员清晰地记下了他最后令人敬佩的轨迹。
5月24日。住院第一天。
医生来商量治疗方案,林俊德恳切地说:“我是搞科研的,最相信科学。你们告诉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
同事、学生、亲人纷纷赶到医院看望他,林俊德说:“我没时间了,看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事问我老伴吧。”
他让老伴在医院附近找了一间房子,专门用作接待,对远道而来的亲人也是如此,没有商量余地。
5月26日。住院第三天。
早上起床时,林俊德叫老伴去向医生请假,说周末医院可能不会治疗,看能否让他回单位工作。医生给他量了体温,低烧,坚决不让他离开医院。吃过早饭,林俊德病情突然恶化,消化道大出血,被紧急送进重症监护室。
醒来后,林俊德拉着医生的手说:“我是搞科研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他央求护士长安丽君:“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还有没有做完的工作,你们让我继续吧。”
5月29日。住院第六天。
林俊德出现完全肠梗阻,肚子胀气、腹水,心率每分钟达130次。医生建议做肠梗阻手术,林俊德说:“我不做手术,即使做了手术能延长几天,又不能工作,这样没意义。你们不要勉强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
此时,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输液管等各种管子。他两次让医生拔掉导流管和胃管,不断对医生说:“带着管子工作不在状态,我需要时间和效率。”最后,医生给他拔掉了3米多长的导流管。
5月30日。住院第七天。
下午,林俊德多次提出要把办公桌搬进病房来,谁也不敢答应。基地领导前来看望,他说:“我只有两个要求,一是不再作治疗了;二是请你说句话,让他们把办公桌搬进来。你让我工作,我可能还能多活几天。”说着,从病床上坐起来,坚持要下床。基地领导含泪同意了他的请求。
从晚上18时40分,一直到23时20分,林俊德多次拒绝护士、家人和学生让他上床休息的请求,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期间,他见了研究所领导和多位学生,和大家合影,留下遗言。
5月31日。住院第八天。
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不断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这时的他极度虚弱,腹胀已严重到肚皮发亮,翻身都很困难。心电监护仪上显示,心率、呼吸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血氧饱和度严重缺氧。
他努力想要自己坐起来,走到办公桌前。试了8次,都没有成功。第9次,他起来了。
9时55分,学生、同事和护士一同把林俊德扶到办公桌旁。他说:“在工作区工作效率高。”大家问他坐着能行吗,他说:“没问题。”大家让他休息,他说:“不要强迫我,我的时间太有限了,你们不要打扰我,让我专心工作。”
10时30分,在大家强烈劝阻下,林俊德暂时停下了工作,但只愿坐在椅子上休息,不愿上床。他说:“坐着就是正常人,躺下就是病人。”医生说用点药再下来,他不愿意,说:“你们这样用就可以,不要再劝我,听我的,按我的习惯。”医生劝他躺下休息,他说:“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谢谢。”
10时54分,林俊德交代学生,资料从电脑中找,按ABC的顺序排,一定要把保密资料清干净。
12时30分,林俊德向女儿强调文件夹取名及排序,强调ABCD,强调顺序规范。这时,他的视力已经模糊,几次向女儿要眼镜。女儿告诉他,眼镜戴着呢。电脑屏幕上,光标长时间静止。女儿想拿开他握着鼠标的手,拿不开。他全身的气力都在手上。大家把林俊德扶到床上。
14时09分,林俊德陷入昏迷。老伴黄建琴一直紧紧握着他的手,贴在耳边说:“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40多年了,你把家当旅馆,一心扑在工作上,你现在终于属于我的了……”期间,林俊德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反复念叨,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整理时要注意保密……
19时20分,学生钟博士匆匆赶到医院。黄建琴伏在林俊德的耳边说:老林,钟博士来了。林俊德的手指动了一下。钟博士拿过林俊德的手贴在自己脸上说:“林总,你就像父亲一样摸摸我的头吧。”
19时40分,林俊德呼吸停止,过了几分钟,又恢复呼吸,后又停止,再没有恢复。
20时15分,心电图成直线,林俊德平静地离开了。
从医30多年的科室主任张利华,被感动得跪在林俊德病床前痛哭不已。
太平间工作人员过来处理后事,医护人员把他们挡在门外,她们要亲自为林俊德擦洗身体、整理遗容。
虽然早过了下班时间,惠宾病房的全体医护人员都自觉留了下来。大家排成两列,深深三鞠躬,含泪向这位他们心目中最敬仰的病人告别。
他参加了我国的全部核试验
临终前,林俊德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国防科研试验,我很满意。”
在基地历史展览馆,摆放着一台形状像罐头盒的仪器。解说员告诉记者,这就是林俊德带领项目组研制成功,并在我国首次核试验中立下卓著功勋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
这台如今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仪器,见证了林俊德和同事们在罗布泊荒原戈壁度过的艰辛岁月,也记录着他们占领一个个科研高地的攻关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末,为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党中央、毛主席作出发展核武器的战略抉择。中国人要搞自己的“争气弹”!
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下属某研究所。报到的第二天,所领导向林俊德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
这一刻,林俊德已经被历史和祖国选择。
“为党和人民做事,是天经地义、凭天地良心。”林俊德常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不论环境如何恶劣,生活如何艰苦,形势如何变化,待遇如何不公,他都怀着朴素的赤子之心,执着追求,毫不动摇,奋勇攻关,从不止步。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春雷,蘑菇云腾空而起。
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向周总理报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总理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成功?”指挥帐篷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物理学家程开甲带着林俊德匆匆赶到:“副总长,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从记录的波形和计算的数据证明,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张爱萍接过计算结果,迅速看了一眼,又抬头看一看站在一旁的林俊德,激动地拍着他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压力自记仪立了大功,我马上向总理报告!”
第一次氢弹试验前,林俊德奉命研制测量高空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在高空测量冲击波比地面更难,需要解决自记仪高空防冻、高空定点、落地防震等一系列难题。这对林俊德和他的项目组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由于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的低温下工作,当时单位没有低温箱,冷库的温度也满足不了要求。林俊德和同事们就背着仪器,先是跑到附近的山坡上,利用深夜和凌晨最冷的时刻做实验;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环境,他们爬到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冬天的山顶空气稀薄,冰封雪冻,寒风刺骨,他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山上呆了整整一夜,手冻僵了,脚冻麻了,连胡子和眉毛上都结了一层银霜。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探索和艰苦实验,最终赶在爆炸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我国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整个大气层核试验时期,林俊德带领课题组对压力自记仪不断改进创新,经受住了各种试验方式、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那以后,在飞机、坦克、火车,地上地下等各种效应试验工事里,都可以看到“林氏”压力自记仪。
林俊德常说:“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一是机遇,二是发狂。国家有这个舞台,让我搞核试验。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所以效率特别高,想着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当我国正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我国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
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林俊德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林俊德带领项目组深入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不断改进测量方法和技术。经过20多年艰苦攻关,先后建立10余种测量系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林俊德已年近半百,但依然以使命为己任,舍我其谁,当仁不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987年,他把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器试验中,带领项目组发展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研制的设备系统已装备于我国多个试验靶场和公安部门射击训练场;
——上世纪90年代,他及时启动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全面收集分析全球地震数据,把地下核试验应力波测量技术向核试验地震核查技术拓展,为我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发言权;
——2001年当选院士后,他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在各种方案分歧很大的情况下,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最终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
52年扎根戈壁大漠,林俊德把毕生心血献给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他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一辈子为国家铸造核盾、为民族挺直脊梁而奋斗不息,直至生命燃尽。
大漠里第371座坟茔
今年春节刚过,一封近5000字的长信,摆在了基地领导的办公桌上。
信是林俊德写的,言辞激烈,语气率直,内容主要是关于基地爆炸力学技术发展的科研设想和技术思路。
作为我国爆炸力学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林俊德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思考和谋划基地技术的发展路线图。这个路线图,直接关系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举足轻重,影响深远。
几天后,林俊德当面向基地领导汇报。
谈话间,基地领导发现林俊德面容憔悴,身体明显消瘦,劝他立即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林俊德答应了,临走前,他又用一晚上赶写了一份2000多字的技术项目建议交给基地领导。
在北京,医院确诊林俊德为胆管癌晚期。
时间不多了。林俊德骤然紧张起来。
——技术方案需要梳理完善。关于基地技术的发展路线,他陆陆续续、零零碎碎写下了许多思想片断,分散在电脑的各个文件夹里。如不抓紧形成系统化的总体方案,他那些闪烁着灵感之光的思想火花,将永远成为散落一地的珍珠,再也串不起来。
——科研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大量科研资料,包括学术思想、技术思路、实验总结和各种数据、图片、图表,都在电脑里存着。如不抓紧整理,诸多国防科研的重要课题、尖端项目将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中,交给他人,将如同大海捞针。
——学生论文需要审改评阅。两名博士即将进行论文答辩,没有导师的意见,不仅学生毕业要受影响,两个前沿课题的进度也将延缓。
林俊德怕手术治疗耽误时间,几次拒绝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问医生能否采取中医治疗。后来,他向基地领导提出,为方便工作,请求转院。
基地领导极力劝阻。他掰着指头,一项一项列举手头的工作,一遍一遍陈述哪项是国防重点工程,哪项还没有跟学生交待清楚,哪些资料还需要整理移交。
最后,他焦急地说:“我的病情我清楚,要我活得有质量,就让我工作,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基地领导只好同意让他转院西安。
生命最后时刻,他坦然面对生死,顽强抗拒病痛,拼尽全身气力、抓紧一分一秒工作,谱写了一曲壮美的人生绝唱。
临终前,林俊德对基地领导、对家人反复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9月8日上午,中央新闻采访团瞻仰马兰烈士陵园。
迎面是高高耸立的“H”形纪念碑,碑文上写道:
这是一块沉睡了千年的国土,又是一块擎起祖国母亲脊梁的热土……瞬间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争得了地位,更激起了饱经外国列强欺辱的炎黄子孙的自尊与骄傲。安葬在这里的人们,就是为创造这种惊天动地业绩而献身的一群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后来者懂得,正是这种苍凉与悲壮,才使“和平”二字显得更加珍贵……
纪念碑后,座座坟茔整齐排列:“两弹元勋”朱光亚,核试验场特种工程建设总指挥陈士榘,首任核司令张蕴钰,以身殉职的地质专家褚玉成……
370座坟茔静立大漠,370个英灵列阵守望。
第371座坟茔刚刚建成,青石光洁,无碑无字……
林俊德再也不用隐名埋姓!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