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国内新闻) 时间:2012-10-20
我和林俊德院士是同事,我们都是从“两弹一星”那个火热年代走过来的,同样的理想抱负,同样的事业平台,同样的成长经历,让我对他有着更深的了解。
林院士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一靠机遇,二靠‘发狂’。”他说的机遇,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决策研制“两弹一星”;他说的“发狂”,就是从事“两弹一星”时的那么一种干劲,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奋斗精神。
林院士的“发狂”,在艰苦创业时期,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大学毕业没几年的林俊德受命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仪器。研制这种仪器最难的是动力问题。国外的机测仪器一般是用小型稳速电机作动力,但这项技术当时我国还没有掌握。怎么办?林俊德像着了迷似的,整天苦思冥想,连吃饭、走路都在思考,有一天,受街上电报大楼钟声的启发,林俊德产生了灵感——决定用钟表发条作动力,设计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并在反复实验后,攻克了“动力”这一难题。接下来就是尽快找到适合记录冲击波形的介质。林俊德先后尝试了10多种材料,最后还是在戈壁滩上找到了一种硬木头,用火烧炭化后派上了用场。经过一年半的艰辛探索,他们研制出能在核爆炸电磁脉冲等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首次核试验中试用成功。这种罐头盒大小的仪器,现在看很简陋,但当时立了大功、成为功勋装备,在以后的核试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66年的冬天,我国首次氢弹试验不久将要进行。这次试验方式由塔爆改为飞机空投,需要在高空对冲击波进行测量,必须尽快解决自记仪高空防冻、高空定点、落地防震等一系列难题。他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立即投入到研制工作中。由于仪器要在很低的温度下工作,当时没有实验室的条件,他们就背着仪器,先是跑到附近的山坡上,利用深夜和凌晨最冷的时刻做实验。为了更真实地模拟仪器使用环境,他们又爬到海拔近3000米的山顶。冬天的山顶空气稀薄,冰封雪冻,寒风刺骨,他们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山上待了整整一夜,手冻僵了,脚冻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赶在爆炸前研制出高空压力自记仪,为我国飞机投放氢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的测试手段。
不媚外、不迷信、不跟风,坚持走自己的路,林院士在自主创新上也有一股“发狂”的拼劲。他始终瞄着最前沿、最难啃、最急需的课题攻坚克难。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地下核试验爆炸力学测量和研究的需要,基地决定研制某种力学装置。当时,这种装置用传统的驱动技术,在国内外已经相当成熟,有的同志建议借鉴别人的设计来做。但林俊德说:“科研的核心是创新,要做就要做得比别人都好。”凭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强烈的科研自信,他独辟蹊径,发明了新型的气体驱动发射机构,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设计、加工和实验,成功研制出高效、安全、环保、性能优良的力学实验装置。
林俊德经常要和炸药打交道,每次和同事做实验,他总是冲在前面。一次在室外对炸药进行抽检,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正当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好时,只听见林俊德大声喊:“大家都不要动,让我来。”说完就冲上前去,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又转过头来,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沉着冷静地拆除引信,排除了险情。把生死置之度外,林院士的这种“发狂”,不仅是源于对事业的极端负责,更是因为他骨子里挚爱这项事业,愿意用整个的生命去投入。
一个人“发狂”工作,一阵子容易,一辈子很难啊。林院士用一生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像林院士那样,胸怀祖国,珍惜机遇,奋发工作。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就没有干不好的事,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