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赵展慧 喻思娈 蒋建科 时间:2013-05-03
《钱学森》剧照,钱学森给妻子蒋英解释五星红旗的含义。
《爱在天际》剧照,郭永怀在北京家中。
《大地之光》剧照,李四光在弥留之际仍惦记着国家的地质事业。
由中国科协发起、教育部大力支持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剧目,4月26日至5月4日在北京正式举行汇演,《马兰花开》、《钱学森》、《爱在天际》、《求是魂》、《大地之光》5部首批剧目将连续演出15场次。
该项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采用话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通过师生演校友、学生演学长的方式,塑造一批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很好地诠释了科学大师把自身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联系起来的感人事迹。汇演至今,赢得一致好评。
戏里戏外有什么花絮?师生在排练、演出中有何感受和感悟?本期科技视野专版将镜头对准了这些“非专业”创作人员,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编 者
上海交大原创话剧《钱学森》
我们不塑造符号
“我,钱学森,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应届毕业生,我报考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专业为飞机设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专业能为祖国的独立和强盛打造最坚实的后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国难当头,中国缺少飞机的现状刺激了青年钱学森……
上海交大原创话剧《钱学森》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中,在钱学森的“航空报国”誓言中拉开了帷幕。
当大幕落下,誓言又重新响起,两个小时演绎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一个鲜活、真实的钱学森从历史走向了观众。
树人而不是写事儿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人,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要让观众感知这样一个人。”该剧导演、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同济大学表演专业主任钱正说,他不想将钱学森的伟绩再列举描述一遍,那些专业的数字没有温度,离普通人太远。
《钱学森》中,分量最重的是钱学森回国之前的人生,而回国后的科研成就,则用诗朗诵的形式代替了。
“我要树人,而不是说事儿。”钱正认为,能为观众接受的真实,要从人物内心去刻画。他设计了钱学森在内的五位交大青年的立誓场面。他说,这段戏的灵感来自于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船政学堂的学童们被送出国前,扯着喉咙自报家门。
“钱学森也是一样,谁说小孩儿不懂事,国难当头他们一样感同身受。”
为什么要回国?导演用钱学森说服犹太人导师冯卡门的一段话来表现。他以犹太人艰难的建国经历为例,让冯卡门彻底理解了他的归心似箭。
这虽然是导演虚构加入的一场师徒对话,却曾真实的发生在导演和他的犹太朋友之间,“中国人是有根的人,重视传统与故土,这段话把钱学森的爱国心体现得更饱满真实”。
感动和震撼,三夜写完最初的剧本
在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教师汪雨申看来,这部戏的初衷就是源自真情。作为制作人与编剧之一,创作这部戏的初衷源自校园的一次感动。
《钱学森》剧本的前身,实际是他2009年完成的《传承》。汪雨申回忆,那一年钱老去世,在学校的学森路上,同学们自发地绑上了黄丝带,点起蜡烛,写上“学长走好”的横幅,表达对钱老的哀思。他被眼前学森路上的场景感动和震撼,提笔三夜写完最初的剧本。
“我们交大人在创造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汪雨申说,他经常与导演和其他编剧泡在交大的钱学森图书馆,确认框架,也推敲细节。
“一定要有细节才能以情感人,我们塑造的钱学森,不是图腾、符号,是可以模仿的有血肉的人。”
“这是交大人自己演绎自己的学长。”汪雨申说,通过参加演出,很多交大人唤起了内心对钱学长的亲切感。
汪雨申说,剧中还有一支21人的特殊演员——交大国旗护卫队。在剧中,他们饰演钱学森回国后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学生们刚开始很迷茫,不太认可自己的新身份,但第一次亮相后,他们对我说,‘从来没有这么爽过’。”
“钱学森对理想的追逐,让我更加坚定做自己想做的事”
饰演钱学森夫人蒋英的曾橙,1994年出生,去年被交大录取,因为有话剧表演特长,还没拿到入学通知书就被紧急抓来剧组。
一开始,这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难以体会蒋英的世界。她不理解,作为一个思想进步的美丽女子,择偶观为什么跟现在这么不一样。“刚开始真的不能理解蒋英与钱学森之间的爱情,她付出忍受了那么多。回国后,因为研究工作的保密性,她常常不知道丈夫现在身处何处,在干什么,一分别也不知道时间是多久。”
后来,曾橙从自己外公外婆身上,找到了那个时代感情的影子。“他们那个年代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不是为了钱和名去选择,可能要忍耐很多,却会默默地一路走下来。”在最应该放松的暑假,曾橙没有休息。“没有宿舍,上海天气又热,每天跑老远去排练……”但是现在,她说“太值了”。
钱学森的饰演者段思成,曾觉得自己比大多数演员年龄大一些,入戏更容易。可一开始,他仍觉得,钱学森对家庭对孩子亏欠太多。段思成说,但一场戏让他站在男人的立场彻底理解了钱学森。白天全心工作的钱学森没有时间去思念,但夜晚,他在梦里对妻子和孩子充满了想念和愧疚。
段思成也因参演这个话剧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本科毕业后,他在家乡办起了一所高考培训的学校,“教育能从根本上强国,我想要让更多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钱学森对理想的追逐,让我更加坚定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个学生第二天就要坐上飞往异国的飞机,看完演出后,他告诉钱正,“自己要好好思考一下,我为什么要出国,又应当带什么回来。”
中科大音乐剧《爱在天际》
哭了,又笑了
4月28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厅,以大科学家郭永怀事迹为背景的音乐剧《爱在天际》在这里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我没有任何刻意的设计,只把郭永怀先生一家的平常生活、对年轻人的关爱和教导如实展示。”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爱在天际》导演兼编剧郁百杨认为,他只想把科学家的真事、真情告诉观众。
对演出的成功,郁百杨似乎并不感到意外。早在去年12月,《爱在天际》在中科大校园首演,观完演出的学生在宿舍通宵达旦讨论,难抑激动。
“我们感动,因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爱在天际》中,郭永怀的家庭亲情贯穿始终。
“我们感动,因为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中科大物理学院物理系2010级博士生龙海威说,郭永怀等老一辈学者的事迹很伟大,可要是被夸张、修饰的说出来,大家反而失去了兴趣。
中科大物理系学生伍佳星说,全剧没有一句说教的话,没有一丝歌功颂德的色彩,却神奇的让每一个观众为郭老流下了眼泪。
“比起通常的事迹报告会、电影、发放阅读书籍等教育形式,这种方式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灵。”伍佳星说。
史亚英是郭永怀夫人李佩先生的扮演者。在她看来,演出成功是因为“从平常生活谈起,没有唱高调,从细节上感动人”。作为中科大附中的教师,她认为“现在学生接收的信息量非常大,光凭说教起不到作用。”
“没有小爱哪有大爱,一个对家庭没有责任感的人,怎么可能为国家做出大事。”史亚英说,她从郭永怀对待亲情的细节,读出他的伟大人格。
“我更敬仰的是李佩先生,作为一个女人,历经坎坷,丈夫常年不在家,甚至连做什么都不知道,可以想见承受了多少。”伍佳星说。
不在演技的高低,在于是否从心底认同人物的价值观
伍佳星在剧中饰演田工程师。剧中有一段,田工程师生完孩子后,立即赶赴远在戈壁滩的基地工作。对此伍佳星迟迟找不到感觉,她后来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爱,逐渐懂得了作为母亲的田工程师的付出。
“看到这一段,我有个好朋友哭出来了,但当他看出来是我演的时候,又笑了。”伍佳星说,“田工程师,你的孩子呢”,现在也成为朋友们常对我开的玩笑。
“听到郭永怀事迹后,我连续三天睡不着觉,就想不把它搬上舞台是个遗憾。”宋怀强说。三年来,这位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参演过一系列优秀剧目的“郭永怀”,在上海、合肥两地之间来回奔波,修改剧本、义务参演。
为表现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的郭永怀形象,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减肥”计划,一直保持了三年。
相比宋怀强,更多没有受专业训练的中科大学生能否演好《爱在天际》,是最初悬在郁百杨心头的疑问。但他的底气是中科大校园一脉相承的浓厚科学精神文化。
“我们选拔演员并不看重演技。”郁百杨说,招募演员时,报名表上要求填写最多的是,对郭永怀先生的认识和感想。
宋怀强常鼓励学生,“不在演技的高低,而在于你是否从心底认同人物的价值观”。
“一看就是科大学生演出来的”,赵若灿说起同学对演出的评价,这位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物理学院的研一学生,是剧中郭永怀学生龚卫星的饰演者。
赵若灿说,他试着从内心体会角色的心理。为了演好龚卫星这个从四川大山出来的大学生,他还专门学习如何表演质朴的角色。
不仅面向学生,还演给更广泛的人群
宋怀强说,一个人学英雄、演英雄的机会不多,体验、饰演郭永怀,锻造了自己的心灵。
有一次彩排后回到课堂,老师在空间物理实验中演示导弹发射。赵若灿恍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我在剧中的工作么”。从那以后,他常会想“哪一天我也像剧中人物一样工作”。
伍佳星说,在演田工程师前,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太适合做科研,可如今“如果让我做科研,也并不会觉得是人生不好的选择”。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所作所为,不理解郭永怀等老科学家为什么会为国家给自己的一点荣誉,记一辈子,奉献一辈子。这反映的正是我们时代对科学精神的不理解,逐渐丢失了真善美的追求。”宋怀强说。
郁百杨说,他的长远目标是,把《爱在天际》做成商业演出,面向学生、白领乃至全社会,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宣扬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因为我们现代社会真的很缺乏,这种优秀的传统正在逐渐消失。”
中国地大(武汉)原创话剧《大地之光》
穿越时光的洗礼
4月29日,恰逢李四光逝世42周年纪念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进行的话剧《大地之光》第三场汇演达到了高潮。通道后排都挤满了观众,演员谢幕,观众们久久不愿挪动脚步,手杖仍然使劲地拍着。
就在话剧开演的前几分钟,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还有些忐忑:面对台下这么多观众,最后一场还能演好,同样精彩吗?
10个月创作一部话剧,对专业剧团而言都绝非易事,更何况是一个没有表演专业的大学
《大地之光》以李四光为原型,讲述了他在新中国成立后21年时间里,从事地质科研与领导工作的故事片段,还原了一代科学大师的家园情怀、科学人生和人格魅力。
2012年初,中国科协推出“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党委书记郝翔说,当时学校积极响应,立即着手项目申报。
很快,中国科协正式批复话剧《大地之光》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负责创演。同时要求2012年下半年力争公演。用10个月创作一部话剧,对专业剧团而言都绝非易事,更何况对一个没有表演专业的大学而言,其压力可想而知!
针对话剧《大地之光》的创作,郝翔提出:将该剧打造成一部“学生喜欢、社会认同、专家认可、便于传承的具有地学特色的话剧”。在对剧本进行了18次修改后,话剧正式命名为《大地之光》。
演员多数是来自大一、大二学生,经历了900个小时的“魔鬼训练”
学校依托“子非鱼”大学生话剧社,在大学生中大胆选拔演员。2012年5月,最终确定了主演6人,一般演员30人,多数是来自大一、大二年级。
傅安洲在话剧开排仪式上说:“我确信,同学们排练话剧一样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认为地大学子都将羡慕你们,有如此难得的机会去经历一次终身难忘的精神洗礼,一次灵魂和艺术实践化蛹成蝶的蜕变。”
2012年暑期,学校的演出场所弘毅堂进行维修改造。创作团队突发奇想:在舞蹈练功房,用黑色的垃圾塑料袋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舞台。就在这个被称为“黑匣子”的舞台上,最终完成话剧的分排、联排和合成。暑假,40多位师生一起摸爬滚打近60天,包括发声、普通话、台词、形体、表演等课程的专项训练,从坐排、分排、联排到后期合成,经历了900个小时的“魔鬼训练”。
学生演员当中,一个名叫马骉的北京男孩,有几天在排练中精神恍惚。团委的朱荆萨老师细问之后才得知:他父亲患突发性脑溢血,卧病在床。但是为了排练,马骉一声不吭,选择了留下。朱老师拨通了马骉父亲的电话。电话那边,陷入了短时间的沉默,不料随后那边却说:“朱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高昂的歌声述说理想,破音的喇叭沉淀岁月,灵魂得到一次洗礼
2012年9月,鏖战了一个暑假的大学生演员们面临边上课、边排练的双重压力。为此,创作团队制定了兼顾学习与表演的分排计划。学生演员为了学业和表演两不误,分秒必争。
有一次,导演李铁提前来到排练场地,发现现场异常安静,他轻轻推开化妆间大门,眼前的一幕让他十分惊讶:有的学生在化妆台前作习题,钢笔在纸上传出沙沙的声音;有的学生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阅读;还有的干脆站着,嘴里默念英语单词。
11月27日,话剧《大地之光》如期公演,当晚一票难求,能容纳1500名观众的弘毅堂涌进了2000多名师生。
校长王焰新在观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师生们在大半年的时间里,编排了如此感人的一部戏,非常不容易。《大地之光》不仅是大学生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还是弘扬科学精神、校训精神的鲜活范本。”剧中李四光的扮演者赵新雅同学说:“我一直被李四光精神感动着,我为自己能扮演这个角色感到光荣。”
1965年5月22日毕业前夕受到李四光先生接见的金振民院士动情地回忆说,我和李四光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当年我只有23岁。我还清晰地记得,李先生告诫我们说:大自然是我们地质学家的乐园,是我们科学家吸取资源和知识的无穷无尽的宝库。
在微博里,地大学生李蕾嫣这样写道:“你看真理的火花燃遍山野,残缺的矿石祭奠生死,高昂的歌声述说理想,破音的喇叭沉淀岁月,话剧《大地之光》让我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