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佑楣 时间:2013-07-11
潘家铮是一位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工程师,是我们当代工程师的典范。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第一批大型水电站之一的新安江水电站开工建设,时年30岁的潘家铮担任该电站的设计负责人。在当时的国力条件下,他大胆地采用了宽缝重力坝和厂房顶溢流泄洪的设计方案。该坝型和枢纽布置虽在国外已有先例,但都属于小型的工程,要运用到如此大型的工程,确实要有“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工程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其中一个重大技术难题就是,在泄洪溢流时强大的水力冲泄下,如何保证大坝和厂房的受力既相互独立又能保持它的整体稳定性,不出现相对位移。潘家铮领导下的设计团队,在结构上采取了独特的拉板结构,解决了这一难题,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的成功建设做出了贡献。新安江水电站已安全稳定运行了近半个世纪,至今仍然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骨干电源。
潘家铮在技术上从不保守,敢于支持新的设计理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长江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的泄洪消能工程坐落在含有软弱夹层的基础上。当时设计提出对基础采用封闭帷幕并在封闭区内抽水,克服扬压力对消能底板的浮托作用,以保持消能结构的安全稳定。但有些专家担心这一方案的可靠性,为此建议加厚消能底板的厚度,以重力式结构来承担巨大的泄洪能量。在争议探索中,潘家铮以他深厚的数学、力学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果断地支持了设计的方案,节省了工程造价,被当时的领导机构批准采纳。葛洲坝工程已安全运行了二十多年,频繁泄洪运行,安然无恙。事实验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潘家铮在支持新的工程技术方面不遗余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内外在筑坝技术上不断地出现了一些新的思路,如为了加快大坝的施工速度,节省水泥用量,简化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出现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俗称R.C.C)。在我国,虽然一些小型工程曾使用过该技术,但在大型水坝上尚无先例。九十年代,我国拟在红水河上建设龙滩水电站。时任水电部总工程师并兼任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推广领导小组组长的潘家铮,积极地支持R.C.C在龙滩水电工程上的应用,从设计理论、施工技术等方面给予了重要指导。龙滩水电站于2009年建成投产,大坝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能力,抵御高速水流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潘家铮积极地推广纤维混凝土的开发应用。在水坝工程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克服大体积混凝土受温度影响体积收缩变形而导致坝体的开裂,潘家铮积极地支持水泥内掺氧化镁,促使混凝土产生微膨胀,以抵消体积的收缩,从而大大简化了坝体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又防止或减少了裂缝的出现。
潘家铮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长江三峡工程的论证工作。他科学严谨、公正客观,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声音。他有一句名言:“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人是那些反对者。正是他们的不同声音才使我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更多地重视了负面因素,使得三峡工程健康地建设。”
潘家铮晚年期间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关心着当今中国的水利电力建设,帮助解决一些重大工程中的难题。几乎当今中国所有已建和在建的大中型水电工程都有他的足迹,这也树立了他在中国水电工程领域应有的权威和地位。
潘家铮的创新精神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当今,我国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正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还有大量的科学技术难题有待工程师们攻克。潘家铮有句名言:“历史是不断进步的,新东西必然要出现。前人的经验要重视,规程规范要尊重,但不能成为妨碍进步的借口。处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科技人员和有影响的专家,对推动创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牢记他的这句话,坚持科学真理、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