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记者:韩秀 时间:2013-08-16
1921年,谭靖夷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的一个小山村, 1946年大学毕业,祖国百废待兴,他毅然投身水电事业,在一线,他打过风钻、放过炮、浇筑过混凝土。现在90多岁高龄仍然坚持到现场亲自勘察施工情况:“我为了那个混凝土有没有问题,有三天基本上只睡了4个小时,把所有的4年的资料全部查了一遍,证明是没有问题的。”
水电工程是百年大计,因此谭靖夷对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流溪河电站大坝建设过程中,有一次混凝土出现了几个平方米的麻面蜂窝,谭靖夷十分生气:“这个麻面蜂窝,一般的来讲是当做一般的缺陷。但是在流溪河不准,不能有麻面蜂窝。就是为了这样的事情,大坝的主任和主任工程师在全工区的职工大会做检查,检讨怎么下一次改进。”
在坝址岩溶强烈、坝高165米的乌江渡工程中,谭靖夷首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对于创新,谭院士有着独特的理解:“创新呢,就是原来没有的现在有了,原来不会干的你现在会干了,别人不会干的你会干了,你过去不会干的现在会干了。从发展的观点来讲,这都是创新。”
谭靖夷从业67年,足迹踏遍了祖国的江河湖川,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我这个人啊,喜欢看山看水。平生志在治山川,山川就是山、水,我这一辈子就搞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