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华
【作者述评】苍生大医黎介寿一生忠诚、一生攀登、一生大爱、一生厚德、一生为梯,在爱党报国为民的实践中,有力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磅礴正能量。走近黎介寿,我们获得的是一种灵魂的照亮和信念的洗礼。在他写满挫折、磨难、奋斗和荣誉的一页页人生档案里,震撼我们的不仅仅是他学术上的成就,更是他对信念的选择与坚守。从他身上,我们获得了信念的昭示,感受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带来的“心灵海啸”。走近黎介寿,我们催生的是报国的激情与使命的担当。他在人类肠道疾病这个“神秘王国”穷尽一生心血,让万千患者获得新生,被誉为“世界上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走近黎介寿,我们感悟的是为民的情怀与无垠的大爱。对人民怀着最深沉的挚爱,是黎介寿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攀登一辈子的写照。他视人民为恩人,把病人当亲人,无论是高官还是百姓、将军还是士兵,一视同仁,把无垠之爱撒向万千患者。让我们从黎介寿辉煌人生的闪光片断中,领悟这位苍生大医的博大情怀。
雪缘园比分直播院士黎介寿,是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我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他一生忠诚,一生攀登,一生大爱,一生厚德,一生为梯,书写了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一)一生忠诚
“如果不入党,我不会体会到为人民服务有多幸福,共产党员的分量有多重”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夜,当时还是国民党中央医院一名实习医生的黎介寿和弟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姐姐、姐夫托关系给他们弄到了去台湾的船票,但目睹国民党腐败统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黎介寿和弟弟毅然撕掉船票,选择留下来,建设新中国。
解放前的那天晚上,兄弟俩痛痛快快喝了顿酒,喝完把酒瓶都砸了。
第二天清晨,黎介寿一推开窗户,发现医院所在的中山东路马路两边,睡满了穿着单衣、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院内没有一名解放军战士,这与几天前还在住院的那些打人骂人的国民党伤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才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啊!一种加入党组织的愿望,在黎介寿的心中像团火一样燃烧。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党组织交上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身份,他的申请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哭过之后,他依然写下一份又一份入党申请书。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不敢把申请书交给看管他的人,常常一个人跑到空旷的地方,大声朗读申请书,以这种方式表达对党的忠诚。
在他的第27封入党申请书中,黎介寿一如既往,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着自己的信仰:“现在我虽然已54岁,但年龄不能阻挡我朝‘又红又专’的方向前进,更不能阻挡我为党更好地工作。我渴望在以后的岁月里,在党组织的直接监督教育下,努力改造世界观,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
1979年春天,党和国家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黎介寿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光荣地站在党旗下,握拳宣誓。为了这一刻,他整整追求了30年!
“我这一生有两个最正确的选择,一个是留在新中国,另一个是加入共产党。”黎介寿说,如果不留下来,自己可能会很有钱,但不会有今天的事业;如果不入党,自己会是个好人,但不会体会为人民服务有多幸福,共产党员的分量有多重。
“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卫生条件差,肠道疾病高发,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因肠道疾病而失去生命的人很多。当时,加拿大传来第一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获得成功的消息,亚洲还没有做过一例成功的小肠移植手术,肠功能障碍的研究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个外国专家断言:“亚洲的小肠移植想赶上我们的水平,至少要十几年。”
“外国人能干成的,我们也一定能干成!”强烈的使命感,使年过花甲的黎介寿立下誓言,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小肠移植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人体约5米长的小肠,像一个神秘王国,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菌,移植手术面临排斥反应和感染两大世界性难题。
黎介寿开始在猪身上做实验,把铺盖搬进极其简陋的动物实验室,养猪、开刀、记录……经过1900多天、上百次的实验,黎介寿终于取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
1994年,70岁的黎介寿为患者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手术,打破了外国专家的断言,为万千亚洲小肠疾病患者带来福音,由此使中国跻身为当时全世界能施行这一手术的9个国家行列。
黎介寿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两种制度、两个政权,对国家和人民曾遭受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的飞机在天上扔炸弹,不时有同胞在身旁倒下。那时我就发誓,一定要为祖国的强大做点什么。”
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即使在牛棚里,黎介寿仍借着昏暗的油灯阅读外文医学书籍。
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他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声中,带领医疗队奔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
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在治愈人类肠道疾病的漫长征途上,他“一根肠子走到底”,在肠功能障碍研究治疗领域打出了中国的“争气牌”。
医学无国界,但医学家是有国籍的。黎介寿把热爱祖国和人民看作是一个医学家最大的忠诚。这些年,他看到有些人一出国就忙着申请办绿卡,想方设法留在国外,感到非常痛心。
一次,一位在国外学习的弟子给导师黎介寿打电话时,流露出国外生活条件优越、想留在那里工作的想法。黎介寿一听就火了:“一个医生,如果不能用学到的技术为他的祖国和人民服务,那本事再大又有什么用?”
黎介寿成为著名医学家后,各种诱惑接踵而至。在应邀出国访问、讲学中,他的才华和成就,让一些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刮目相看,有高薪聘请的,有许以优厚待遇挽留的,他从不为所动。他说:“在自己的国家我有干不完的事!”
(二)一生攀登
心系患者疾苦,他无畏担当,“一根肠子走到底”
1987年的一个寒冬雪夜,一位因腹腔大出血,整个小肠被切除的13岁小姑娘被抬到黎介寿面前,肠子用两把血管钳夹住。当时,小肠移植是个世界性难题,黎介寿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姑娘离开人世,被亲人抬着消失在风雪之中。这一幕,在黎介寿的脑海里存盘,数十年挥之不去。
那一夜,黎介寿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里,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他在心里发誓:就是拼了命,也要把小肠移植这个难题攻下来。
年近花甲的黎介寿横下一条心,把铺盖搬进动物实验房,养猪、开刀、观察,不间断记录和分析猪活体实验的每个数据。
动物实验室内散发着刺鼻的猪粪便味道,前后有两批助手被熏跑了。黎介寿却夏天挥着蒲扇,为猪驱虫消暑,冬天拎着煤炉,为猪生火取暖。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4年多时间。
一位外国专家到南总考察,无意中闯到了黎介寿的实验室。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天!中国的科学家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实验还如此敬业,他们的肠移植早晚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动物移植手术成功的标志是成活100天。一天晚上,一头术后已成活80多天的猪腔静脉管突然脱落,尽管黎介寿带着学生连夜实施紧急手术,还是没有抢救过来。打击接踵而至,另一头猪手术后也仅活了97天。
无数次的失败像一根无情的鞭子,抽打在黎介寿的身上。失败,实验,再失败,再实验……面对挫折他越战越勇。
1992年2月14日,黎介寿终于在亚洲首次取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这位68岁的“猪爷爷”终于结束了1900多个与猪相伴的日子。
1994年3月12日,一段250厘米小肠被成功移植到患者杜新平的腹腔内。
外国专家预言的“原子弹”爆炸了!医学界震动了!
黎介寿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使我国器官移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被列入“1994年中国医药卫生十大新闻”,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敢于“离经叛道”,他从不迷信权威,不拘泥成说
一个医生的眼界有多宽,他的舞台就有多大。黎介寿总是以探路者的果敢,破旧立新、开辟先河、示范引领,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创造性的研究。
在治疗肠瘘过程中,有道难题一直困扰着黎介寿:病人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时营养无法供给。
一天晚上,他在阅读外文杂志时,看到一篇文章中提到从静脉输给病人营养。
肠瘘治疗能否通过静脉提供营养呢?这个设想让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
第二天,他就和同事们一道展开研究,并大胆提出把营养支持运用于外科。这是对传统医学的“离经叛道”。许多人不理解:一个外科医生不好好开刀,搞营养支持岂非不务正业?
“墨守成规,迷信权威,永远也走不出新路来。”黎介寿认为,要实现医学发展的突破,就要有突破禁区的勇气。
有梦想、肯钻研的人一定会有收获。经过2000多次试验,黎介寿在营养支持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改进了创伤、感染病人的治疗方法,找到了肠衰竭、胃肠肿瘤、重症胰腺炎等疾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971年2月,“全肠外营养”在黎介寿治疗组中应用于第一例患者,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接受了纠正手术,恢复了健康。
如今,黎介寿的“肠营养支持疗法”广泛应用于短肠综合症、重症胰腺炎等疾病的治疗,治愈率达到96%,高居全球之首,2.5万余名患者从中受益。
患短肠综合症只剩下30厘米小肠的女青年陈航,不仅依靠营养支持恢复了健康,1999年9月还生下一健康女婴,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完全依靠肠外营养怀孕生育的“无肠女”。
因小肠只有28厘米被称为“无肠少年”的朱江,通过黎介寿的治疗,成为国内小肠最短、依靠营养支持生存时间最长的短肠患者。
(三)一生大爱
对待生命他永不放弃——
每个生命都值得守护,每个病人都当成亲人
在普通外科,90%以上的肠瘘病人都是国内其他医院治不了的危重患者。黎介寿反复叮嘱医务人员,无论患者病情有多重,都不能推诿,风险他担着。
2003年,中央媒体一位主任记者,患严重肠瘘,1米70的个头,体重只有35公斤,经多家医院治疗,得到的几乎是同一句话:“认命吧!”
“很多专家都给我判了‘死刑’!”病人情绪低落。
在为他做过一系列检查后,黎介寿告诉他:“你的病能治,而且一定能治好!”一句话,让他重燃生命之火。
第一次手术,末端回肠出血,一时找不到出血点。
黎介寿十分着急,他不吃不喝,拿着病人资料反复查看琢磨,终于在一个细微处找到了出血点。
病人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再做手术,他巧妙地在出血点植入一个气囊,通过压迫止血破解难题。
如今,这名记者还工作在岗位上。黎介寿尊重生命,从不“认命”,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
“看到了黎院士就看到了生的希望。”一些在外院救治无望的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他:“哪怕让黎院士摸一摸、看一看,就算死了也没遗憾。”
北京患者杜志伟,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由于受腹内巨大肿瘤、多发性息肉和肠瘘折磨,4年来没吃一口饭,瘦得不成人形。
小杜哀求的眼神看着黎介寿:“黎爷爷,我只想吃上一口饭!”
黎介寿深知,如果摘除被小肠缠绕的巨大肿瘤,病人很可能会下不了手术台。他没有轻言放弃,在进行了8次胃肠道检查后,将患者的两截小肠绕过肿瘤实现成功对接。
小杜可以吃饭了!黎介寿亲手将米饭一勺一勺喂到小杜嘴里。
为了病人他豁得出去——
患者的痛当自己的痛,病人的事当天大的事
没有大爱,难成大医。这是千古医训,也是黎介寿的从医信条。他把患者的痛当自己的痛,把病人的事当天大的事,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一个患者因车祸导致肠管破裂多达10个瘘,大量肠液外溢,瘘口怎么也堵不住。
就在黎介寿束手无策、焦急万分时,突然他看到身边医生用胶水粘合钢笔套,一刹那的灵感火花启发了他:能否用胶水把裂开的肠子瘘口粘合起来?
“拿着从国外带回来的少量特殊胶水,黎介寿又纠结了:胶水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果用动物做实验,胶水浪费不起,且时间不允许。怎么办?
黎介寿把自己关进房间,拿起手术刀狠心在自己左大腿上划开一条口子,鲜血顿时涌出。他忍着疼痛将调剂好的胶水,一滴一滴涂抹在伤口上。
几天后,伤口奇迹般愈合,一种治疗肠瘘的“胶补法”也从此诞生,并经多次临床检验成功应用于肠瘘治疗。
患者得知黎介寿拿自己开刀做实验时,不禁哽咽了:“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好心肠医生,简直就是活菩萨!”
一年冬天,普外科收治了一位东北病人。病情发作起来,肚子疼得在床上打滚。
主治医生反复看片子,也找不出病因所在。刚出差回来的黎介寿得知后,直奔病房。他把手搓热,俯下身子,开始在患者肚子上小心翼翼地探摸,并给出了肠套叠的准确判断。
一股暖流,立刻涌上患者的心头,泪水夺眶而出:“我看了十几个医生,只有您老肯这样亲手摸我的肚子。”
尊重患者他倾注大爱——
眼里头天天看的是病,心里面始终装的是人
一名年仅20岁的云南女孩患有严重肠瘘,在多家医院看过均无效,浑身散发着臭味,连家人都避而远之。在云南省妇联帮助下,她辗转来到南总求医。
“决不能让孩子再这样痛苦地生活!”看着可怜的小女孩,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与同情涌上黎介寿心头。犯腰疼病多日、连弯腰都很吃力的他,毅然换上手术服,走上手术台。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连五个多小时过去了,黎介寿额头的汗水不停地往外流,手术服被汗水浸得紧紧贴在背上。成功做完手术时,他的腰疼痛难忍,被护士搀扶着走出了手术室。
“黎爷爷,我再也不臭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出院那天,女孩泪流满面不停地回头张望。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在黎介寿看来,医学就是人学,医术更重仁术。
一次,病人肠液粪便外溢,一同查房的医生差点呕吐。护士掩着鼻子递给黎介寿手套和口罩,得到的却是一通责问:“你不闻闻这种气味,就不可能知道肠道是否感染。你戴着手套,就拉大了与患者及家属的距离!”
“你把病人放在什么位置上,就决定你能为患者做多少事!”黎介寿始终为病人着想,给患者以尊严:
看到护士为固定鼻腔内的管子,在患者脸上贴满胶布,他当即要求改进;为防止重症病人术后无意识乱动,他几经揣摩发明了人性化“约束带”;为减少肠营养患者奔波之苦,他在国内率先开出了“家庭营养访视车”……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正是为了这一次,黎介寿守护了一生。在他守了60多年的普外科大楼里,他完成手术21000多台,为无数患者燃起生命的火焰。
(四)一生厚德
“医生不能太俗气。无论病人是高官还是百姓、将军还是士兵,都应一视同仁”
看黎院士的门诊,只需预约挂号、按号就诊,不用找关系托门路,而且病情重的、外地来的患者优先就诊。
这天上午,黎介寿照例上了门诊。
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挂号处只给放5个号,可黎介寿主动增加到了12个号。
本应11点就结束的院士门诊,一直持续到午饭后,诊室外还有两位患者:一位离休老将军,一位农村妇女。
陪同将军就诊的工作人员,好几次想去协调插个队,都被将军拦住了:“我看了半天,院士号排得很公平,不能搞特殊。”
黎介寿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最看重的是每周一上午的院士门诊。一次,黎介寿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原定返回的时间,因为台风过境航班停飞而被迫推迟。黎介寿心里焦急,让工作人员逐个通知预约病人,把门诊时间改为下午。老人退掉机票,乘坐七八个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回医院,准时参加了下午的院士门诊。
2008年冬天,黎介寿住院了,准备手术摘除息肉。就在这时,一个等着做肠移植手术的患者有了供体。他顾不上自己手术,立即上了肠移植患者的手术台。这台手术,整整做了17个小时。黎介寿双腿浮肿,被弟子从手术台架了下来。
“医生不能怕担责。与病人的生命相比,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2011年10月,湖南长沙27岁的小伙子刘炳炎,患重症胰腺炎命悬一线,家人想包飞机转来南总救治。
但飞机转运的费用高达28万元,而且不能保证刘炳炎活着到南京。怎么办?小刘一家彷徨无助。黎介寿网上会诊后打去电话:“病人还年轻,赶紧送过来!”
“患者病情那么重,路这么远,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弄不好,对院士的声誉还有影响。”面对学生苦劝,黎介寿说:“在病人生命面前,个人名声算得了什么,牌子又值几个钱?”
最终,转来南京治疗的刘炳炎,在黎介寿团队48天精心救治下重获新生。
崇高的事业需要无畏的担当。有一年,国防部长粟裕大将来南京视察,晚上突然肚子剧痛。黎介寿第一个赶到,他诊断是肠痉挛,需要立即打针。工作人员不放心,想等其他专家会诊后再治疗。黎介寿坚持自己的意见,给将军打了一针。等其他医生赶到时,将军已经不痛了。
大家都为黎介寿的“大胆”捏了把汗。次日,经专家集体会诊,黎介寿的判断准确无误。
后来,粟裕对时任军区司令员聂凤智说:“你们那个叫黎介寿的医生了不得,很果断!”
“医生不能沾铜臭。病人看病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收他们的礼,良心上怎么过得去”
黎介寿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得知个别医生收受病人红包,黎介寿深恶痛绝:“很多人为了看病卖掉房子,孩子被迫辍学,如果医生还要收他们的礼,良心上怎么过得去?”
有一次,黎介寿应邀到外地会诊,院方给了一笔会诊费,黎介寿一把推开:“我是来给患者解决病痛的,不是来挣钱的!”
一位多年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康复后,执意要送条金项链表达谢意。遭到拒绝后,就将金项链悄悄放在黎介寿的办公桌上,返回了老家。黎介寿立即查明病人家庭住址,派出差的学生专程退还。
安徽农村患者李杜,肠梗阻手术很成功,出院前却愁眉不展:手里的钱离交医疗费还差不少。
可账单打出来后,他惊喜地发现,钱还有节余。护士告诉他:“那天,你家人执意要给黎老送红包,前脚刚离开,黎老就让人把钱打在你的住院账户上了。”
很多时候,黎介寿就是这样处理推不掉的红包。
没有医德的医生是可怕的,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黎介寿常告诫学生,冷漠对病人的伤害,有时比病情本身更具杀伤力。
河南患者周平义,几经手术家中一贫如洗。为了省钱,陪同看病的母亲到食堂里捡剩饭剩菜吃。黎介寿知道后,拿出自己的饭卡交给她:“一定要吃饱饭,一定要坚持下去,孩子会有康复的一天。”
他一面向医院反映,为病人减免部分费用,一面在科室组织募捐,并借助新闻媒体呼吁全社会援助。
周平义终于康复出院,黎介寿叫人买好火车票,把母子俩送上了返乡的火车。
(五)一生为梯
他是“瞭望者”,紧盯世界医学制高点,打造顶尖医学人才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困扰国内医学界的一道难题,病情凶险,国内的死亡率高达60%,许多医学专家都在苦苦探寻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在黎介寿的安排下,弟子李维勤对该病的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2004年4月,在一份国际医学文献中,李维勤得知澳大利亚墨尔本某医学研究机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有一套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救治方法,他向黎介寿汇报后,表达了自己想去该研究机构深造的念头。
虽然当年的出国留学名额已经另有其人,但弟子的想法还是让黎介寿为之高兴。反复考证,从网上查阅多项文献资料,黎介寿敏锐地感到,该研究机构的治疗理念,正是未来世界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的发展方向。当晚,黎介寿拨通了澳大利亚某一位学术同行的电话,通过他的介绍,为李维勤争取到了一个赴该研究机构深造的名额。
黎介寿为李维勤买好飞往墨尔本的机票,还给了他8000美元作为留学经费,嘱咐李维勤:“早日学成归来,才能救更多的病人。”直到归国,李维勤才得知,导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恩师默默所为,包括这8000美元,也是恩师自己的积蓄。
学成归来,李维勤在黎介寿的指导下,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上取得重大突破。现在,李维勤所在的病区每年收治200多例患者,始终把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跻身世界领先行列。世界各地的患者纷纷慕名而来,通过国际“SOS”救援包机送往南京总医院。
他是“设计师”,为人才选准发展方向,个个都是可造之才
黎介寿的大弟子李宁一度为专业发展方向困惑,看着别人改攻新专业后成果频出,也想另起炉灶一试身手。
黎介寿看出了他的心思,告诉他:“普外专业是你的强项,另搞新专业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席话驱散了李宁心头的迷雾。
按照导师的设计,李宁甘做冷板凳,数年如一日将普外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先后获得军队和省部级5个一等奖,当选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博士江志伟是黎介寿比较赏识的学生,一心只想多做手术,将来成为令人羡慕的“一把刀”。
黎介寿对他说:“肠营养支持在国际上是个新课题,国内还是空白,我想让你去做这件事。”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您不让我开刀,怎么让我做起营养支持?”江志伟大惑不解。
黎介寿耐心地劝导他:“这是个新课题,你悟性高,做这件事比较合适。”受领课题后,江志伟开始虽然有点想不通,但出于对导师的敬重,还是全力以赴投入研究。
没想到越研究越有滋味。几年后,这个课题取得了重大成果,受到医学界高度关注。如今,江志伟在肿瘤晚期患者的营养支持方面已有着很深的造诣,成了全国知名专家。
回想当初,江志伟感慨万千:“老师用心良苦,按照他设计的路子向前走,我才有今天的作为。”
普通外科护士长倪元红,一度认为护理工作主要是按医嘱做好服务,对科研工作没有兴趣。
黎介寿对她说:“护理工作有很多领域等着我们进入,只要用心,必有作为。”他为倪元红选定了“肠营养支持护理研究”的课题。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总结,倪元红和同事们把多项新材料、新技术引进护理领域,形成了肠营养支持完整的护理技术体系。她总结撰写出的论文,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全国护理科研工作获得的最高奖项。
他是“铺路石”,竭力把学生推向前台,不断壮大人才方阵
2011年1月,由黎介寿领衔的科研项目“肠功能障碍治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了这个奖,黎介寿付出了40多年心血,是理所当然的第一功臣。
可在获奖名单中,既有初出茅庐的“80后”,又有风华正茂的青年医学家,还有在幕后奉献的护士和实验室人员……最初,黎介寿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了最后一位。
对此,绝大多数人不理解。黎介寿说:“我署名了,是为了对这个项目负责,署名在最后,是想让年轻人往前冲一冲。”
多年来,黎介寿的手机24小时开着,只要学生需要,他总能在第一时间赶过来“紧急救援”;临床上碰到有价值的病例,他总是在周密制订手术方案后,把年轻人推上“前台”,自己在一旁“打下手”;学生们手术遇到棘手问题或科研攻关受挫时,他有求必应、全力支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总备班”。
一棵大树衍生出一片森林,一代大医笑看桃李满天。作为研究生导师,黎介寿先后带出300多名博士、硕士;全国50多家省级大医院的普通外科主任是他的学生。
这是一张普通外科的“全家福”,“普通”却不一般。在导师黎介寿身旁,一群弟子意气风发:李宁、任建安、朱维铭、李维勤……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蜚声国内外的顶尖专家。
俯身为梯,倾心育人。黎介寿用几十年的心血,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人才方阵。
年过耄耋的黎介寿,深知祖国医学事业的振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知我国医学科技的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深知作为一名军队外科医生,理所应当把提高为部队服务、为战场准备的水平和质量,作为不断努力的动力和方向。知识的危机感、创新的紧迫感,促使他放弃享乐安逸,坚持每周看门诊、教学查房,参与重大手术,每天加班加点工作。这一切,正如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原南京军区为他召开庆功大会时所说:“创新是新知识的创造源、新技术的发明源。作为一个有志于祖国医学发展的医学科学科,生命一息尚存,创新永不停止!”
(照片由东部战区总医院提供)